棱皮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初中语文周处杀蛟,历史上真有蛟龙吗
TUhjnbcbe - 2024/4/9 17:37: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4414714911368070&wfr=spider&for=pc

《周处》是初中语文课的一篇文言文,文中提到宜兴这地方水中有蛟,蛟就是所谓的蛟龙,伤害百姓。所以周处下水,历经三天三夜的搏斗,终于杀死了蛟龙。

在我们的印象里,蛟龙一般被认为是神话传说中的生物。那周处一文是否也只是一个神话故事呢?

惊鸿02:30来自MOBIWA

就这篇课文来说,还真是故事,其原文收录于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但周处杀蛟龙一事,也收录于正史。二十四史里《晋书》是这样描述的: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沉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的,资料比较丰富,毕竟盛世修史,官方集中人力物力编的史书在资料齐全方面是有保障的。尤其是晋书被认为比较公正客观,隔着南北朝,唐朝的君臣也不必靠吹捧晋朝来给自己提升合法性。

史书中也这样说,那么杀蛟龙难道真有其事?

周处是三国时吴国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至今江苏宜兴当地,仍然把山洪/泥石流称为“发蛟”。那么在古时候当地的什么动物,会是“蛟”的原型呢?

根据蛟“鱼身而蛇尾”、“无角为蛟”,且拥有四足、性情暴烈等特点,指向了一种生物:鳄鱼。鳄鱼嘴喂著名的死亡翻滚,和传说中翻江倒海的蛟,却也是有很多神似之处。

鼍龙贪饵《点石斋画报》

鳄鱼作为一种凶猛的爬行动物,在古代一直是神奇的存在。有人认为鳄鱼是龙的一种,在文献中称之为鼍龙、土龙、猪婆龙,这些都是鳄鱼的别名。又因鳄鱼是吃人的猛兽,故而附会了诸多神异属性,聂璜《海错图》认为“鳄鱼尾上有胶,水边遇有人畜,即以尾击拂之,即粘入水而食”。张华《博物志》云:“南海有鳄鱼,状似鼍,斩其头而干之,去齿而更生,如此者三乃止”,也就是说,鳄鱼死后,其牙齿还能继续生长,拔掉以后,还能连续长出三次。

《珠玑薮》则认为“鳄鱼一产百卵,及形成,有为蛇、为龟、为蛟鲨种种不同之异”,许多凶猛动物与鳄鱼攀上了近亲。《山海经》中“鱼身蛇尾”的虎蛟也有可能是鳄鱼的写照,虽称之为鳄鱼,却不是鱼,而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它们的祖先曾经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

《山海经图绘全像》中的“虎蛟”鼍龙《中国药用本草》

《周处》一文中说此蛟“暴犯百姓”,基本可以确定这条鳄鱼是食人惯犯,祸害一方,是吃过不少人的一条食人鳄。

《礼记·月令》中说:“〔季夏之月〕命渔师伐蛟、取鼍”从文字中可以看出,古人的态度是蛟比鼍更加危险,需要“伐”。鼍在古代指扬子鳄,古代中国地区存在的比扬子鳄更加危险的水生捕食者,有两种可能:湾鳄,或者马来鳄。古人描述湾鳄为“龙吻咬口”,更是与蛟的描述相符。

湾鳄目前广泛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北部沿岸河流和周边海域的岛屿上。可能由于湾鳄对于咸水的耐受程度很高,让它们成为了一种能够“下海”的鳄类。湾鳄的适应性也是超强,只要能够抓得到的肉,几乎来者不拒:上到水鸟蝙蝠、下到鲨鱼海龟、能爬树的猴子、蹦蹦跳的袋鼠、走在水边的牲畜甚至人,它都能吃。

在我国古代,南方被视为蛮荒之地,也分布着各种大型猛兽,其中就不乏巨鳄。有观点认为,我国南方水域及东南沿海地区生活的巨鳄就是湾鳄,但目前从南方出土的一些鳄类的骨骼均属于另外一种淡水鳄:马来鳄。这是一种体长可以达到5米,体重千克的大型淡水鳄类。马来鳄是周处所杀蛟龙的另一种可能。

纵观古时对于“蛟”的各种描述,古人所说的蛟应是在综合鳄鱼、大鱼、蟒蛇、牛等动物特点的基础上组合而成的一种具有神话色彩的动物。许慎《说文解字》卷十三云:“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苟水中即蛟。”三国时训诂学家张揖在《广雅》卷十中说蛟云:“蛟状鱼身而蛇尾,皮有珠矍,似蜥蜴而大身,有甲皮,可作鼓。”晋郭璞《山海经传》对“虎蛟”的解释是“蛟似蛇,四足龙属,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山海经·南山经》)。郭璞不仅从形态学的角度对蛟做了一番描绘,还谈到其药用价值。而唐代经学大师颜师古在《汉书注》卷五七中引郭璞对蛟所做的另一更为详细的解释是:“其状云似蛇,而四脚细颈,颈有白婴,大者数围,卵生子如一二解瓮,能吞人也。”

而周处所杀的“蛟”,考虑到鳄鱼、大鱼、蟒蛇、牛这四者的特点,只有可能是鳄鱼。至于是湾鳄还是马来鳄,根据现有的证据则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语文周处杀蛟,历史上真有蛟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