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皮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海蛇居然因为海水污染而变黑了Deep [复制链接]

1#

现如今全国都开启了“烤炉模式”,国民都快晒成黑人了。而在气候宜人的澳大利亚,那里的海蛇虽然躲过了高温,但却因为海水的污染而变黑了!而污染的影响堪称海蛇的二次进化,悉尼大学的生态进化学家RickShine表示,根据他对15个不同地域的黑蛇的研究,这些黑蛇大多来自沿海城市、*事场所或工业区附近的海域。

(这类以珊瑚鱼的卵为生的海蛇的头部很像乌龟头,肤色呈黑色,有些身上带有条状白色花纹。它们的虽然会周期性地蜕皮,但蜕皮前后肤色并无变化。)

本月10日,Shine和他的同事在《CurrentBiology》上发布文章说,根据海蛇变黑的趋势以及对于蛇皮的微量元素分析,现如今海蛇变黑的这一现象属于工业黑化。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最有名的当属19世纪生活在英格兰工业区附近的黑蛾,他们因为工业污染而变黑,黑蛾的数量甚至一度超过了白蛾。但这一进化也使得黑蛾拥有了“保护色”,可以非常容易地隐藏在黑黑脏脏的工业区中,防止自己被别的鸟类吃掉。

但与之不同的是,海蛇变黑并没有让它们拥有“保护色”,反而在海中更为暴露。因此,海蛇变黑事件与英格兰黑蛾事件并不相同,反而与巴黎的黑色羽毛鸽子事件更有共同点。生活在巴黎的鸽子羽毛颜色很深,就好像是它们在这座古城辗转多年留下的痕迹。华沙大学(UniversityofWarsaw)进化生态学家MarionChatelain解释道,羽毛变黑的原因正是那些源于污染的黑色素。但更可怕的是,这些黑色素非常容易与有*的金属元素(例如“锌”)相结合,这也是部分鸽子羽毛变黑的另一个原因。不过幸运的是,鸟类都有蜕皮周期,当它们蜕去有*素的羽毛时,也就相当于摆脱了城市的污染物。

海洋生物学家ClaireGoiran在很久以前就发现在新喀里多尼亚大学(UniversityofNewCaledoniainNouméa)校园附近出现了大批颜色变黑的海蛇和海龟,现在终于真相大白了,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污染。之前那些对于黑蛇的研究有提到:黑蛇表皮有深色的色块沉淀现象,海藻芽孢沉淀在黑蛇的绒毛上,这使得变黑的海蛇比普通的海蛇游泳速度降低了20%,并且它们蜕皮周期也比普通的短上许多。

为了证明这些海蛇真的是因为工业黑化和污染的原因而变黑的,研究人员从来自新喀里多尼亚(NewCaledonia)和澳大利亚的15个不同的海域收集了总共约条蛇,这其中还包括了不少博物馆的标本。结果显示,出现黑蛇百分高的地区是9个被标记为“严重受污染”的区域。其中一个受污染地区是在偏远的澳大利亚礁石海域,该地区长期以来都属于*方的轰炸训练场,研究人员在这里捕捉了13条海蛇,而这13个标本都是受污染的黑蛇。

为了探索这些黑蛇皮肤上的微量金属元素,Goiran和Shine特地邀请了法国拉罗谢尔大学(UniversityofLaRochelle)专门研究金属污染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影响的PacoBustamante。他们设法收集了17个黑蛇脱落的皮肤,并打算把这些受污染的皮肤和正常的皮肤做对比。但由于在水中收集脱落的皮肤很有难度,因此他们打算收集另外两种在岸上蜕皮的海蛇的皮肤作为正常皮肤的样本,再并把它们与被污染的皮肤做比较。

根据上述的研究,总共有条来自博物馆、澳大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NewCaledonia)的15个不同的海域的黑蛇被研究,其中有条黑蛇来自新喀里多尼亚的工业区。

研究报告显示,黑蛇皮肤中的金属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标准值,可能会引起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一系列健康问题。由于他们皮肤的黑色区域比淡蓝色白色条纹的区域多了一些像锌和砷一样的污染物,因此他们变黑的原因大抵也是因为这些金属元素了。

目前研究人员暂时认为,这些受污染的海水更利于海蛇生存。但Chatelain说“目前这只是一个合理的假说”,若需要证实这一观点,还需要更多的数据和测试。除此之外,还要证明海蛇变黑并不是因为一些“突发情况”。例如,是一群带有黑色肤色基因的海蛇与原来的品种进行了交配,又或者是一小部分海蛇因为别的原因而基因突变才拥有了黑色的皮肤等。

这些海蛇与眼镜蛇和曼巴蛇有着共同的远祖。有些海蛇的体积非常巨大,不过上文研究的龟头海蛇体型偏小,以小鱼卵为食,它们*液腺也已经萎缩,嘴巴还没有人类的手指大。目前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办法让这类海蛇在被捕捉后存活,这也为研究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因此,要证明这个“合理的假说”还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研究者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