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皮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新体会到对自然的尊重与向往科普 [复制链接]

1#
消除皮肤白癜风 http://m.39.net/pf/a_5779525.html

新华社昆明10月15日电“有一群叫人类的动物,发明了一种叫塑料袋的东西,并将它们随地乱扔。漂在海中的塑料袋被棱皮龟当作水母,一口吃下。满肚子塑料袋的结果,自然是死亡。”

这段文字出自科普博主张辰亮所作《海错图笔记》一书。借助本书,读者可以认识不少神奇生物,包括棱皮龟这种地球上现存最大的龟及它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张辰亮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因为长得很像藏狐,他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狐主任”。在视频平台B站,他的一期“网络热传生物鉴定29”视频,播放量逾千万。

一期视频下,有网友留言:狐主任的视频让我重新体会到小时候坐在田间地头观察小动物时的那种心情,阳光、田野,还有一嘴的土……当然,还有对自然的尊重与向往,对未知事物那颗求知的心。

这是10月13日拍摄的云南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11日至15日在中国昆明举行。会上,“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一词被各国专家广泛提及。科普,则是其中的重要路径之一。

在中国,像张辰亮这样热衷科普的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虽然日常科研任务繁重,但仍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为人们认识生物、了解生物、保护生物出一份力。

今年30岁的刘建伟是泰国皇太后大学在读博士生,目前从事大型真菌的系统发育和分类研究。去年,他用相机记录下牛肝菌“见手青”切开即变蓝的瞬间,视频获得六七百万播放量。

刘建伟观察,他身边许多科研同行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都很希望做一些科普工作。

“相较于动植物,真菌比较小众。科普活动能增进大家对真菌的热情,帮助大众了解、认识真菌,领略到它们精彩的一面。”刘建伟说,自己也想在真菌科普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对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认为,让年轻人认识、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分重要。

“年轻人思路广,我看到他们有的把自己制作的短视频放到网上,还有很多人拍蘑菇、画蘑菇。”他说,只有更多人加入进来,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才能发展壮大。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体主要有国际、国家和民众三个维度。国际社会主要提出目标愿景,国家是行动主体,民众则是参与者与受益者。为了更好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工作,应加强法律法规和*策支持,强化科学和技术支撑,开发更有效的方法并出台指标体系、指南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

9月20日,参观者在昆明动物博物馆观看昆虫标本。新华社发

作为一项传播、倡导科学的活动,中国一直十分重视科普工作。早在年6月,中国就颁布施行了第一部关于科普的法律。此后,每年九月的第三个双休日被定为全国科普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相关活动。

在今年第18个全国科普日,昆明动物博物馆就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为市民带来“复活”生命的艺术、给滇池金线鲃“打针”、认知神奇的昆虫等主题活动,拉近公众与自然的距离,传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