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皮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硬核科普浅谈人们对时间的感知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假期的飞车总是开得超快,

上课的时候总是度日如年,

难道是假期的时间掺水了?

但手机钟表不会撒谎,

上面显示的分秒告诉我们时间一直都在匀速运动。

但我就是觉得时间转得忽快忽慢啊

别急,我这就来解释一下这个现象

科学家咋研究时间的?

如果没有太阳东升西落,没有钟表,我们人类对时间的流逝感觉并不敏感,其实在自然界中,任何动物对时间的感知可以通过一个叫临界闪烁融合频率((criticalfusionfrequency,下文简称为CFF值)来进行量化比较。

它指的是个体能看到的光闪烁的最大频率,超过此频率则看到闪烁感觉会消失,从而产生稳定光亮的感觉。之所以能用CFF值进行度量,是因为动物的时间感知与它们大脑每秒所能够捕获的画面数量有关。

举个例子,当我们观看一组交替的图片,如果每秒闪烁次数不到60次,你就能够肉眼分辨出这些闪烁的图片。如果超过60次,你的感官就会将这些跳跃的画面融合,看到一组融合的画面。这也意味着,你的一秒钟过去了。此时,我们就能说你的CFF值是60次/秒。

有了CFF的概念,自然界所有动物感知时间的方式就可以用固定标准来比较了。

目前在感知时间的研究领域科学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测量CFF值的大小来推断人的感觉。

人为啥会有时间忽快忽慢的感觉

科学家给出的解释是为时间感知受情绪影响非常大。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美好愉悦的时光总嫌过得太快,而苦闷中度过的时间则会觉得遥遥无期。

又比如在紧张、恐惧、痛苦等情形下,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时间变慢了,甚至瞬间凝固了。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神经科学家戴维·伊格尔曼(DavidEagleman)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受试者在游乐场的15层楼高的设备上突然自由落体,最终落到距离地面约30米左右的缓冲网上。

在这段时间内,他要求受试者盯着一个计时器。这个计时器上显示的数字闪烁得比正常速度要快很多。如果时间真的会变慢的话,受试者就能看见腕表上面显示的数字。

结果他们中没有人看到数字,但当询问受试者对时间的反应后发现,他们感知的时间比他们的实际用时2.6秒多了几乎两倍左右。对此,伊格尔曼认为在紧张状态下,所谓“时间变慢”只是对意识的主观加工,而不是真实的感知。简单地说,时间不会为任何人放慢脚步。

实验使用的跳楼机

CFF值大小因人而异

可能有人会想,如果一个人的CFF值比其他同伴更高,那么在同伴们看来,他的反应是不是就能快得不可思议?

《功夫》中火云邪神徒手抓子弹

理论上是有可能的,目前科学认为人类的CFF值可能会有些许的差异,这个假说能帮助解释不同个体间性格、天赋、决策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差异。但当前的数据还不足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除了测量CFF值外,如今也有许多科学家从日常中遇到的体验来对人类的时间感知进行研究。

比如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其实这背后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最新研究认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大脑获取和处理图像的速度逐渐减慢,从而导致记忆的时间差异。简单地说,就是大脑成像速度的减慢导致了时间感知的加速。

支持这个理论的依据是婴儿的眼睛比成年人移动的频率高得多,处理图像的速度比成年人快得多,信息整合的也更快。而老年人在同样时间内处理的图像比年轻人少得多。这会导致我们的心理产生变化,认为年老的时间过得更快了。

其他动物眼中的时间

年,一篇发表在《动物行为学》杂志上的论文就明确指出的:不同动物所感知的时间快慢是不同的,因而看到的现象也不同。

反应再灵敏的人也不能保证自己打苍蝇时能百发百中,这是因为比起人眼,苍蝇的眼睛能分辨出物体在更短时间内的运动。因为它们的CFF数值高达次/秒,是人类CFF值的4倍。这样,苍蝇自带子弹时间天赋,自然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反应躲避攻击了

人与苍蝇眼中的世界

根据《动物行为学》期刊近期发表的跨物种分析,不同动物的CFF值都有所不同。比如苍蝇的CFF值是次/秒,松鼠的CFF值是次/秒,狗的CFF值是80次/秒,人类的CFF值是60次/秒,还有离谱的是,重达千克的棱皮龟的CFF值仅为14次/秒。时间流逝速度比人类快了4倍,体验着真·时间如白驹过隙。

不同生物感知时间的速度

WhatIsTheOddballEffect?ThisPsychologicalPhenomenonMayExplainWhyYouPerceiveTimeDifferentlyByGEORGINALAWTONSep7,

unlocking-mystery-how-brain-keeps-timeAmyKrafttheweek.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