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15-1
--自性是什么?
自性究竟是怎么回事,非常简单,为什么还要用力讲呢?因为现在误解太多了,主要说明这个误解错在哪,这很费功夫,如果只讲自性的词很简单。什么叫自性?印度话梵文里自性是由两个词根组成的,前边是自、后边是性,自是自己、自己的;性是存在、有,这是准确地对这两个字要的表达。合起来就是自己的存在。
存在是什么意思?存在是指客观存在,不是主观存在。什么叫客观存在?就是谁去看都是那样,大家都能看到叫客观存在。什么叫主观存在?只有我一人看到了,或者只有我一个人认为有那叫主观存在,比如精神病人有幻视幻听,他看到前头总有一个人、他总听到一个声音。
我们院里就有一个这样的人,我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人,他就说总有几个人骂他,我说在哪呀?他说就在楼下,打开窗子楼下什么人也没有,我问骂什么呀?他告诉我骂的内容,他紧张得很,说那几个人总跟着他,这就是主观存在,只有他一人能看见、一个人能听见,别人没感觉,只存在他的主观意识当中。所以主观存在不是真实的存在,存在就是客观存在。
自性是什么意思?自己的存在,客观的存在本身,所以自性就是客观存在本身,客观存在本身叫自性。最简单的,佛讲的所有名词都是用世间凡夫用的词,先解释这个名词,必须用我们凡夫的语言我们才能听懂,所以他一定是用我们的语言。
什么叫自性?比如说桌子,什么叫桌子的自性?就是桌子本身,就是桌子自己,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什么叫客观存在,不论你是不是认识它,它都存在,你看它有、不看它也有,你说它有、你说它没有它也有,跟你的主观没关系。我们哲学上定义的,不依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叫客观存在,这是给物质的定义。你的主观意识对它没有影响,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的本身就叫自性。
我们凡夫语言里认为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有自性的,用中论的话就是自性即是自体,中论观因缘体,第一什么是自性?自性即是自体、自己的体、自己的自身,自己,本体、本身,就这么简单。基本含义是什么?你说这个东西是有还是没有,就是指这个东西有没有自体,有没有自身,有没有自性,你说这个东西有一定是有自体的,说这个东西没有它就是没自体。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说吕新国有没有?大家说有,为什么?因为有一个五蕴身在这,现在先说世间法,有自体,我们就说它有。孙悟空有没有?没有孙悟空,孙悟空是吴承恩编出来的一个人,当然也不是他一个编出来的,在这之前已经有很多西游记的故事了,他是编的比较圆满集大成的。孙悟空是人们根据玄奘取经这件事,编的一个故事里的编的人物,这个人物没有自身,找不到他的自体,世界上存在他的自体,只存在在电影里、小说里、人们的想象里、人们的谈论里,孙悟空就无自性,无自性的东西就是假的东西,就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不是客观存在,是主观存在,是人们想象的存在。这样你就知道了,吕新国有就是说他有自体,孙悟空没有就是因为他没有自性、没有自性。所以就说孙悟空只是一个文学人物、编出来的人物。
跟自性相对一个词叫差别,世界上存在的一切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叫自性、一个叫差别,什么叫自性呢?自性就是指所有东西的自体、自身、本身。什么叫差别,人们对于这个自性的所有认识,我看它是什么颜色、我听它是什么声音,我摸它有什么感觉,我认为它有什么性质,我认为它有什么用,我拿上它可以做什么,所有一切人们对自性的认识叫差别。
为什么叫差别?就是有差别了,比如我说它是红色它就不是白色,人们所有认识都是差别,没有差别人们就无法认识,就是所谓的不起分别人就无法思维。人的思维必须分二种,如果说一没有差别,人就傻了,什么感觉都没有,一有感觉就有差别,比如我感觉有点冷,那就必须有热的感觉才知道什么叫冷。没有热怎么知道什么叫冷呢?我们人所有的认识都是相对概念分别出来的,所以叫差别。
孙悟空只有差别没有自性,为什么说孙悟空有差别?人们说孙悟空穿着虎皮裙、戴着帽,一张猴子脸。他有很多差别,孙悟空去干什么、去取经,有很多故事,他有差别但是没有自性,所以只有差别的东西不能说它是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可以有差别。比如说龟毛兔角,龟毛兔角根本不存在,但是我们有这个词,有定义,什么叫龟毛呀?龟身上长的毛,实际上是海藻类的东西,把那些东西误解为绿毛龟;兔角,兔子本来没有角,这是编出来词,人们远远一看,有两个大耳朵,人们以为那个东西有角,看成兔角,是误解,就好象看见绳说是蛇一样,这个例子就是告诉大家只有差别没有自性的例子,只有大家对它的描述,实际上没有自性、没有本体,它代表一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佛经里经常用龟毛、兔角、石女儿,石女不会生育的女人,她的儿子叫石女儿,也有差别,也有名字也有解释,但是没有自性,它就代表存在的东西。
你看自性的理论讲完了,就这么简单,自性就是自体、自己的存在,与自性相对的是差别,是人们对自性的所有认识。我们梦里的一切都是差别,梦里的自性呢?我们看不到自性,一个法存在不存在就看它有没有自性,不看它有没有差别,因为有没有差别不能判断它是不是存在。一个东西存在它就有自性,一个东西不存在就是因为它没有自性,虽然它有差别。自性的理论就这么简单。
现在流行很多不对的说法,为什么不对?第一个问题就是一切法不是无自性吗?怎么又说阿赖耶识有自性呢?这是不知道佛法的大意,不知道佛一生说法分三时、三个阶段,佛判教一生说法分三个阶段,第一个对小乘说法有人我,有十二缘起,没有人我、没有灵*,为的是让你把灵*放下,断掉贪瞋痴的烦恼,这个佛法里说法有这不是佛法,是佛没动凡夫见,人无是佛法,人不执着人我,一试真的不执着有我,贪瞋痴就减轻、烦恼就减轻了,结果很多人就修到了八风吹不动。因为这是机关木人,都是木偶,都是梦境,如水中月,不是真的,你操什么心呀?你骂什么都是回声,跟我没关系,证到阿罗汉。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我能去掉烦恼,但是修到八风吹不动境界之后,要求又高了,觉得我每天得起床、每天得吃饭、还要念经、持戒、拖钵,还得分别,这也是很麻烦的。
有没有一种智慧连这种烦恼都没有?佛说有,佛开始对这些人讲不但人无我,法也无我,法也是一场梦,也是不存在的,你不要认为外边是存在的,你只要认为它是真的你就沉重,它也是一场梦,你梦醒了就得到无分别智,不用分别,分别叫比量,分别很累,还很容易出错,醒来叫无分别智,没有比量分别,什么都是一看就明白,阿罗汉还没醒,你这个人一来,他就什么都明白了,你干什么来了,你前生转的是什么,他能看前八万大劫后八万大劫。人得分析、问才能知道的一些事情,你叫什么?从哪来?我们人得问才明白,阿罗汉不用问,因为在他心里都有景象显现,你上一小时在干什么、昨天在干什么一看都清清楚楚,不用问,那叫现量智无分别智。就是说阿罗汉断掉贪瞋痴的烦恼之后还有分别的烦恼,他想断掉分别的烦恼时叫回小向大,佛开始给他讲大乘法,人法皆无、人法皆空,这是般若经,是二时说法,你看到的一切法全是不存在的,人不存在法也不存在,你要从梦中醒来,这才是大乘的任务,小乘就修到认为这是真实的,你在这儿八风吹不动,这是小乘就证阿罗汉了。
大乘的任务重,你要把梦空掉,要从梦中醒来,要照见五蕴皆空,你就没有分别的烦恼了,就得到无分别智了。这些人开始不信,佛要给他们打很多比喻、讲很多道理,最后说得这些人承认了,好象五蕴是如梦、如幻,是不存在的,必然要产生第三个问题,我看到的是假的什么是真的,我从梦中醒来真实世界是怎么回事?你得告诉我,佛开始三时说法。
你从梦中醒来之后五蕴消失、照见五蕴皆空后,世界本来面目、真实的东西自然现前,就是所有众生心,就是我闪说的像一个大球一样,都是记忆组成的,大部分是暗的,有一小块亮起来呈现一个图景识。我们现在亮起来的心里头就是这样一个景象,就是在一个屋子里头我们在学习佛法,三时说法明白之后,你就能回答刚才的问题了,佛说一切法无自性怎么阿赖耶识有自性呢?佛说一切法无自性是在二时说法时说的,是在《般若经》里说一切法无自性,《般若经》里说的一切法是指凡夫所见闻觉知的一切法,是梦里的一切法,当然它是无自性的,就象画里看出来的东西一样,从画里看出来的一切当然是无自性的。这个一切法并不包括佛证的真实境界,不包括三时说法,世界的本来面目、世界上真实存在的唯有心,不包括心。
《般若经》、《心经》说得多确切,观音是照见五蕴皆空,他没有说能够生起五蕴梦的心也是空,这一点他从来不说。十八界空、十二缘起空,全是我们凡夫能看见的法,这都是空的,因为这都是梦里的法,《金刚经》也说一切法空,但是它暗含着唯有心是有的。你看须菩提说我们想学般若的人如何降服其心?你既然问这个问题,你肯定认为心是存在的,如果认为心也是空就不会提这样的问题了,佛说应当如是降服其心,那就证明佛也是认为心必须是要修的,这个是真实存在的,否则佛就回答心根本没有不用修就行了。佛说怎么降服其心呀?佛说因为你看不到心,你只能看到梦里的东西,你就在梦里度一切众生,都让他们入无欲涅槃,度一切众生已,无一众生而得度,你还要明白这一切都没有,没有我在瞎忙什么呀?你就在瞎忙中,度众生怎么度,就是六度,布施、忍辱、持戒、精进,你说佛法就这样来度。你就空对空、梦对梦、幻对幻、以假修假,就这样修,修完了一个众生也没度,你得一个什么结果?你调服了自己的心,用六度调服了贪瞋痴的心,用布施调服了贪的心,用持戒、忍辱调服了瞋的心,用禅定智慧精进调服了痴的心,痴是不明白道理,生起智慧来了明白了道理,把无明驱散了,点起了真理的明灯。你在这忙半天,空对空,布施的人也没有,被布施的人也没有,所布施的东西也没有,为什么还要布施呀?这一布施发心,你的心里留下了布施的种子,你舍得布施了,佛到一个卖布的大商人家里说法,说了之后要布施,这是公平买卖,佛给你解决烦恼、解决思想问题,你得交点钱才行呀?商人在布里犯愁,好布舍不得、坏布又不象话,最后给了一块粗布。为什么呀?习气使然,你看贪的人习气很可笑,就如掉到河里眼看要淹死了,就舍不得把金钱袋子扔掉,最后被拽下去了。阿凡提故事里,阿凡提跟巴依老爷说能种金子,拿一块金子真的一种,一两长了十两,巴依老爷说这下可赚了,把一箱金子都让你种了吧,拿出一块金子大哭,用力擦,好不容易往袋子里放一块,又拿一块又大哭,结果都让阿凡提种死了,为什么呀?就是要用幻梦、用下象棋、用放电影、用玩游戏来调服自己的心。
小孩在游戏中玩杀人、放火就会养成,虽然不象真的杀人那样,如果真的杀几年就真的杀人不眨眼了,但是在游戏中玩几年也是很危险的。日本有一个小学生把同学脑袋割下来挂在学校门口,抓住时他说这一局完了、结束了,他就分不清现实与游戏的区别了。一切法无自性为什么阿赖耶识有自性?佛说一切法无自性是指凡夫所知法、假的东西,但是佛证到的真实境界、三界唯有心的真实境界是有自性的。
再举一个例子,佛的法身叫自性身,你说佛有没有自性?我们现在就是要证佛的自性身。我们现在法身不足,学的佛法不够,我们一点点熏习佛法,摄论讲了我们现在正闻熏习的种子就叫法身种子,就是在积累我们的法身。到最后成佛,法身哪来的?没人白白送给你,各人造业只能熏到自己的记忆里,谁造业是谁的,不管是好业还是坏业,所以佛的法身必须你自己一点点学习积累起来。佛的法身就叫自性身,为什么叫自性身呢?因为佛以法为身,佛的本身就是这些佛法,佛法的记忆。我们就是一些邪念的记忆、贪瞋痴的记忆、以假为真的记忆。我们是错误的记忆,佛都是正确的记忆,我们跟佛的差别仅此而已,所以我们学习佛的正见,就是在一步一步的在成佛,一步一步跟佛接近,我们离成佛的目标越来越近。修行就这么简单,就是修心。这就知道梦中一切法都没有自性,梦外的真实境界都是有自性的。还是说有就是有自性,没有就是没自性。
下边我稍微用经论讲一下这个道理,有人说你是这样说,龙树是这样说吗?佛是这样说吗?在龙树的中论,中论是龙树的代表作,第一品里有这样一句话
“若无自性则无法,无法何能生?”
这是讲四不生的时候,如果没有自性的话就没有法,如果没有自性有多少差别都没用,那都是不存在、都是假的东西,如果没有自性就没有法,没有法怎么能生呢?只能你说它什么,只能你妄想什么,就如孙悟空一样,孙悟空没有自性,没有自性他怎么生呢?我们写小说来编,说是从石头蹦出来的,只能说,实际上没有蹦他的那块石头,也没有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他,编一个来历不平凡和别人不一样,全是瞎编的。
“有差别不能证明有自性,反过来如果有自性是否就一下有差别?”。一定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个我们谁都不知道的自性有没有差别呀?谁也不知道的话你就根本不可能提到它了,你现在一说有一个谁都不知道的自性就已经是对它的描述了,已经在说它的差别了,叫谁也不知道的自性,这就是自性的名字,已经有了,然后再有对它的讨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