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元旦,趁着放假加上年假调休,于是我独自一人背上了行囊(其实就一个双肩背包:几件换洗的衣服和一些简单的日用品),踏上了前往越南北部的旅途!
文旅君在广西南宁工作,护照和越南签证(元)是在南宁办理的,如今办理这些东西的技术和办事效率都提高很多了,我签证下来很顺利,过程什么的这里就不再多言。
一大早在南宁琅东客运站买了前往凭祥友谊关的汽车票(98元),因为这次是“穷游”,文旅君18年6月毕业,对于一个刚工作半年的社会小白,我还是本着“节约主义”来完成这次越南独行之旅。
抵达凭祥的收费站,天公不作美,下起来微润细雨。这里是南疆国门的第一站,地处中越边境,边防守卫还是比较严肃的,所以我们这车行人需要进行边防检查。
过了凭祥之后,大概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友谊关口岸,友谊关最早设立于汉代,是中国南疆第一关,历史人文底蕴还是比较浓厚的。文旅君无暇在景区游玩,下车后就立马在景区内找兑换越南盾的摊位,置换了一千多块的人民币,还花50块买了一个越南手机卡,确保去到对面手机可以上网,不至于“失联”。
这是越南的谅山省新青口岸,过了关检,就正式踏入越南的国土了。文旅君不会越南语,英文也是极差的那种,之前担心会有语言障碍,但是我的顾虑是多余的。新青口岸这些拉客的司机、向导等大部分都会讲简单的中文,沟通上没有太大的阻碍。
于是,在谈好价格后,就搭乘“拼车”前往河内(车程大约3个半小时)。越南的“高速”路大多是汽车与当地的摩托车共用,而且不限速,很多路段两侧就是村庄或者小镇,而驾车司机的技术真是“杠杠的”,简直差点把我吓晕在车里……
下午5点左右,安全抵达越南首都河内。河内沿街两侧的民居建筑都很具有法式特色,可以说是南宁城中村的国际升级版——街道狭窄,建筑密集,绿化简单,卫生一般……但是异乡风情还是很浓郁的。
第二天的主要是在河内市中心的几个重要景点游玩,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寺庙;越南北部的寺庙文化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其建筑风格和汉字门联基本原汁原味保留了下来。当然,当地很多居民都不懂上面的中文是什么意思……留下的只是约定俗成的祭祀活动和虔诚的宗教信仰。
中餐随便进了一家小餐厅,品尝的是越南特色的鸡肉饭套餐,越式烧鸡搭配青柠,风味独特,而搭配的鸡汤也很鲜,唯一可吐槽的是这碗米饭,不懂采用的是什么米,反正文旅君是吃不惯。
被当地佛教信徒改造后的另一处寺庙,门匾和门联换成了越南语,也算是入乡随俗了吧!
寺庙里,聚集了一群鸽子,看来它们也是来此“化缘”的常客。
参观了河内火炉监狱博物馆,这是法国人在北越所兴建的最大监狱。里面陈列了当年战争的记录和不同的残暴刑具,真实还原了被殖民统治的悲惨历史,整体感觉较阴森,不过还是值得进去参观一下的。
博物馆后院的一面纪念墙,刻画出来当时的斗争之激烈,以及对人的摧残之大。
逛完火炉监狱博物馆,下一站就来到了还剑湖公园;还剑湖是河内著名景点,一定要打卡的。
这里四周树木苍翠,湖水清澈如镜,还遗留有很多“中国风”的历史古建筑和文化遗迹。
位于还剑湖中心的龟塔,这是河内的千年古迹,犹如一只从湖中伸出来的手掌,仿佛在接住仙人送还的宝剑。龟塔虽不高,但顽强地屹立在湖面上,塔影映碧波,给还剑湖公园增色了不少!
这是湖边一棵不知名的古树名木,硕大的树干和褶皱,还有那斑驳的树皮,都有深深的记录着它的峥嵘岁月。
环湖游览,来到玉山岛,岛上修建有玉山祠,它始建于黎朝末年,现存的这个祠是年被毁后重建的。
玉山祠里面供奉着关帝、兴道王陈国峻和文昌帝君三圣;其陈设跟国内的寺庙相差不大。
这是一只生长在还剑湖的百年老鳖,民众视其为“国宝”,然而老鳖于年去世,曾一度令越南伤感,人们把它做成标本供奉在玉山祠里。
玉山祠后面的镇波亭,还有百年盆景,受中国汉文化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连接湖岸和玉山岛的栖旭桥,纯木结构,晚上灯光亮起来之后十分唯美。
河内圣约瑟大教堂,也是一个网红打卡点,据说是河内最古老的教堂,仿巴黎圣母院兴建而成,具有浓郁的中世纪古风,因此这里汇集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欧美游客。
大教堂前的宗教塑像,栩栩如生。据说大教堂内的装饰非常美,但是很遗憾,文旅君当天去到时教堂没有开放,没能进去一睹富丽堂皇的华彩。
还剑湖旁边的酒吧、餐厅,汇聚了各国风情,感觉里面的环境还是比较高大上的,但作为“穷游”的独行客,文旅君还是选择了止步。
夜晚,在老城区里逛步行街,其实这里就是河内大名鼎鼎的36行街,也是河内最繁华的商业区。步行街上小摊贩众多,贩卖的商品琳琅满目,独具越南特色,可谓是人山人海,除了当地居民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来此旅行的外国游客,因此一定要注意个人的财物安全,以防小偷。
这是当地的交易市场,晚上里面关门了,但是夜色下这座建筑的风姿刚刚展露。
从市区内横穿的铁轨,火车每日正常运行,但铁轨两侧并没有做任何的安全栅栏,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但往往这样,带有惊险性的同时也造就了河内的另一个网红点——铁路咖啡街区,文旅君未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具体的位置,所以没去成,留下了些许的遗憾。
第三天,从河内搭乘辗转到广宁省下龙湾。到了下龙市,没有直达下龙湾景区的专线车,在下龙市的一个车站,换成了打摩托车前往景区;当地的摩的见文旅君汉语夹杂英文的在询价,开始对我蜂拥而上,纷纷抢着要拉我,于是乎,我被坑了,其实那个车站离景区真的也就2公里左右!
进入下龙湾景区的“大牌坊”,旁边就是大海,但是不知是冬季还是靠近海岸的缘故,这里的海水显得并不清澈,略带失望的就进了景区。
到景区后,文旅君找了个会中文的旅行社,报了乘船出海游览的团。登船,乘风破浪,前往海上石林核心景观区。由于是冬季,当日的海风蛮大,还挺湿冷的,叫人直打哆嗦。
其实,下龙湾的景色也就一般,可能是选择的季节不对,所以,没有感受到“海上桂林”的那种震撼。
带着些许的“失望”乘船归来,码头内一处建在水上的亭子倒是蛮有意思的。
晚上入住的是在下龙市,市区车水马龙,虽没有河内的热闹,但确是静谧了许多。
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这家民宿,民宿是当地一个有过中国留学经历的阿姐开的,就直接利用自家的房子,改造成小民宿,1-2层她们自己居住,3-5层为客房。入住花了48万越南盾(块左右),还可以在一楼大厅跟阿姐一家人聊天、品咖啡、吃甜点,感受她们越南当地的生活风情。
民宿的设计,虽然比较简朴,但加入了很多越式特色元素,比如深海蓝、贝壳、红砖、彩条布等。
第四天,清晨告别民宿的阿姐,在她的帮助下顺利搭乘了从下龙市前往芒街口岸的汽车。最后,文旅君从中国东兴口岸返回国内,匆匆结束了有点草率、又独具挑战性的“越北独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