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140210/4335687.html上星期早读,我刚进教室,徐欣怡就捧着《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跑过来,“王老师,这里怎么和《笑猫日记》一模一样啊!”我没有看过杨红樱的《笑猫日记》,欣怡说,好几段描写简直一模一样。“你先仔细读读,把重要的地方批注好,写出一份你的阅读报告,说明两本书之间的雷同。”网络上,的确有人质疑过杨红樱作品的抄袭问题,但仍然挡不住巨大的销量。比如,有网友发现,马小跳的暑假奇遇与《淘气包埃米尔》雷同。那天,我特意在班里讲了这段故事:马小跳去爷爷奶奶家,喝着美味的汤,喝着喝着汤罐被套在头上,拿不下来……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薛乔璞举手,“王老师,这是《淘气包埃米尔》里的,不是马小跳。”可以想象,对于小孩子来说,这是无比愤怒和失落的——当他发现自己喜爱的故事主角被人偷偷换个名字写在另一本书里。那天,我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词:雷同——不该相同而相同。下课了,还有几个小姑娘说杨红樱的书与《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雷同。如果继续追踪下去,我们也许还会发现巨大销量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窟窿。杨红樱的畅销书几年前,我在值班室等人,看到我正在看书,一个叫李绍希的小男孩兴冲冲地向我推荐了《笑猫日记》,他说这是同学当中最流行的书,同时,我记住了一个名字:杨红樱。小男孩眉飞色舞地跟我讲了几个故事。过了很久,又在学校遇到他,“老师,这个星期四晚上,杨红樱阿姨要来会堂签售,你要不要去。我下午就要去等,不然没位子了!”那一场签售,我原本答应他会去的,但是错过了。为什么杨红樱可以走红?无疑,她的作品很过瘾,可以让人一口气看完一整套。杨红樱有她的独门绝技,深谙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许和她本人曾是老师有关),能够迎合孩子的口味。但是这种阅读多数还是浅阅读。浅阅读有一个最简单的方式,那就是重复。为什么《小苹果》能流行,能被大众广泛接受?就是因为它重复着最简单的旋律。浅阅读在一定时间内会让人上瘾,但因为它是一个重复的特征,往往被人抛弃的也快。现在是“娱乐至死”的时代。在这种传播和社会心态下,你会发现,越是精致的思想,越依赖高素养的人产生,而培养一个有文化的人,多少年就产生几个,推广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它的商业价值也就很小……我们敬佩安徒生一生漂泊无依、穷困潦倒,却一辈子都在创作一个个精致的童话。但是这样的时代已经太难产生第二个“安徒生”。当年,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的流行已经是文学界的一大奇迹。有人喜欢把曹文轩和杨红樱相提并论,因为这两位可以说是现在孩子当中最流行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们的书几乎占据了儿童文学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我认为两位作家几乎没有什么可比性,不是说他们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分,而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文学。但在文学性上,不同作家的作品还是会有高低之分的。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曹文轩的作品文笔细腻隽美,主题深刻,小孩子可以读,大人也可以读,二十年前可以读,二十年后依然可以读。爱与孤独,苦难与成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曹文轩倡导的“大真、大善、大美”,值得仔细品味。杨红樱的作品,我看了一本就没有再看第二本。就像徐欣怡跟我说的:“没意思,比这好看的书太多了。”当然,对很多孩子来说。杨红樱能给予他们一种心灵的慰籍,在特殊的年龄时期伴随孩子长大,就像一颗颗五彩的泡泡糖,就像一粒粒香甜的爆米花。有一种电影叫“爆米花电影”,指的就是像爆米花似的,看起来好看,但是没营养,看完就忘,没什么回味的电影。等孩子有了更高的品位,等孩子学会了独立而深入的思考,就自然会去选择深度,追求意义,远离浅薄,远离虚伪。那时,孩子就会渐渐对“泡泡糖文学”、“爆米花文学”失去兴趣。如今,李绍希同学早已毕业离校,再没机会问他还像不像当年一样是杨红樱的“忠粉”。我始终认为,儿童文学,应该充盈审美的愉悦,充满思维的挑战,充溢丰富的安静。文学的力量最终是一种真实的力量。如果童话不干净,还有什么东西是干净的呢?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品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考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张晓风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