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丽影》,是一位名叫托马斯?霍奇森?利德尔的英国画家年完成中国之旅回国后出版的。书中有很多他画的画,其中两张画的是当时平湖的城墙、寺庙、水门和贞节牌坊。
那是年的一天,利德尔乘坐一艘游艇从上海出发前往平湖——
5月底一个美丽的夜晚,我们全体登船,亲友们在轮船俱乐部的码头上挥手告别,船缓缓驶出苏州河,我们将船栓在一队本地船后,由一艘蒸汽船引领着,开进*浦江……第二天一早我们停靠在平湖,一个独特的小镇,具有纯粹的中国特色,当然也像所有中国城镇一样,四周是城墙。
年至今已经有多年了,利德尔说到他们是由本地的蒸汽船引领到平湖,说明那时平湖已经有了蒸汽机船。那时平湖在他眼里是一个独特的、具有纯粹中国特色的城镇。让我们跟随利德尔的游记,看看他在平湖都做了些什么?噢!他是位画家,一定先去找他需要的绘画点——
我很快发现了绘画素材。主要是水城门边的孔庙,河边突出的一小块土地是惟一能看到我的绘画对象的地方。我明智地用棕裥油交换到了它。船工们清理好地方后,我即投入工作。但是,哦,这人群啊!我看到上百人成群结队过桥来,绕到这里。当他们发现无法靠近我时,便聚在正前方,完全挡住了我的视线。
他在文章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况。的确,我们平湖人好奇心很强,喜欢看热闹,但也很热情。他们的围观让利德尔觉得为难,但还有些高兴,利德尔还真有办法——
船老大取来一条绳子,从我身边的墙拉到对面三四十码的地方,所有的人都赶到绳子以外。船工沿线而立,以确保人群不越线。每天收工时,我将画展示给四周的人看。人们对我能这样做颇为赞赏。
就这样利德尔完成了平湖城墙、寺庙、水门这幅画。如今年龄在50多岁的人看到这幅画,马上能回忆起原来孔庙前的那些景色,那时的城墙和水城门的位置——
附近的庙旁,有一口由精美的石栏杆围起来的大缸。里面是一头巨大的神龟。我们抛食进去。它优雅地游到水面,向我们展示它那三英尺半的身躯。
利德尔说的大缸是一个养着平湖人叫做“赖头龟”的大龟的一个池子。他在文章中不但描述了景,还叙说了一个有趣的购物场景——
我需要在镇上买些船上用的瓷器。似乎半条街的人都参与了我的冗长的讨价还价。店里和门口挤满了人,我花了一个墨西哥元多一点买了许多精美的瓷盘。它们的花样和色彩都很独特,富有艺术感。在英国得花五倍的价钱才能买到同样数量的盘子,而且样子相差甚远。
利德尔买好了瓷器又在平湖干了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在附近见到了一些叫做贞节牌坊的典型石建筑,是为纪念为夫终生守寡的妇女而立。有几座由大块石材建成,横梁像做木活一样用榫连接,非常精美。
贞节牌坊的建筑结构和它的故事吸引了利德尔,他把其中一座连同东湖景色一起画了下来,就是我们图中所见到的。看位置好像是在湖东,像是原来渡口的位置。利德尔文章中说,当时见到一些叫做贞节牌坊的典型石建筑,又说到有几座由大块石材建成,说明平湖当时这样的牌坊有好几座,只可惜一座都没有保存下来。
当时利德尔生和他的朋友确实到过湖东,在那里还发生了一件让他难以忘怀的事——
我的朋友是个热情的摄影家,擅长发现好视角。一天在河边走过时,他兴奋地叫道:“啊,我现在知道从那里可以照到那座宝塔了,然后跳上看来像是延伸到水中的一片土地上。唉呀!结果那土不是实的,他齐膝没入烂泥中。原来那是从河底挖出的淤泥,晾在那儿当肥料用的!我费力地把他拉了出来,但上舢板渡河回船时,我不得不要求他坐到另一头去,然后派了个船工把他上下擦洗干净才上船。
从文中我们知道东湖那时已有渡船,渡船为湖东农民进城贸易、购物带来了便利。文章中提到那座宝塔在湖东,那就是报本塔了。他的朋友兴奋地发现好视角,说明当时5月的天气,宝塔桥旁景色一定非常不错,可惜利德尔先生的游记中没有这一幅画平湖宝塔的画。反而让他深深记住了平湖乡下的河泥塘。
作者:王健、鲍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